蓝鲸体育app官网
  · 新闻资讯 〉文学作品
孔?七十二贤人(一):颜回(孔门德行首辅)


作者:周长福  发布时间:2007/3/7 9  点击数:1642
 
        一直想写写孔子,为什么?我自己也觉得挺矛盾。一方面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博大精深的儒学让我们常常汗颜;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又在不停的自我反省:儒学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自觉自己解读儒学不够。做为一个教师,责任在于育人,教育工作者读孔子首先应该读的是孔子如何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学生,从孔子授学的道路上来解读其对学生的“传道”“授业”的精髓。
 
         布衣而成圣,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我们看孔子所带出来的七十二贤人,品德高尚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冉促弓......长于政务的,有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人,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子贡常相鲁、卫,在施政上很有政绩。善于辞令的有宰予、子贡......熟悉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首先来看颜回:
 
        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后世也称作"颜叔","颜生"。生于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前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活了41岁。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对于 "仰之弥高"的孔门哲理,他坚守先生"不耻下问"的教会,一起毕生精力"研之弥坚","欲罢不能",深得孔子的赞赏。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颜回,这位孔夫子的首席弟子,为什么几千年来,历代文人学士对他推尊有加呢?
 
三千弟子,颜回第一。孔子称他:“其心三月产违仁”,说他是“仁人也”,“回之仁贤于丘也”,被推举为首屈一指的高足弟子,列为“德行”之首。当听到颜回的死讯时,老夫子伤心得老泪纵横,失声痛哭。“天丧予”,“天丧予”。他身边的人大约从来不曾看到孔子为谁这么恸哭过,就劝慰说“夫子,您太难过了(子恸矣)!”言外之义是说:您悲痛地有点过了。孔子回答 “我真的很悲伤么?我不为这个人伤心又为谁伤心呢(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孔子为一个去世的弟子放声恸哭,这在整部《论语》的记载里是唯一的一次,从中不难看出孔子与颜回师徒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认真算起来,其实颜回算是孔子孙子辈的学生。颜回十岁时就随他父亲颜路同入孔门拜师学艺。这个时候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们都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颜回还只是刚刚启蒙。随后颜回便一发不可收拾,死心塌地的跟着比自己年长30岁的孔子学“六艺”三十年直至逝世。
 
        我们常常用“十年寒窗”去形容读书人的艰辛历程,然后学得满腹经纶之后金榜题名,入仕做官,从此荣华富贵,享尽人间浮华。现代学子从三岁始入学稚园到博士毕业(当然更多的是高中,初中毕业),最多不过二十年,然后自信可以拿得十万二十万年薪,火急火燎的去做官,经商,早已弃昨日之师而去。历史上可能只有我们可爱的而且是傻乎乎的颜回一天到晚的跟着自己的老师的屁股,陪他老人家高谈阔论,时不时递递茶水,做做饭,炒炒菜,帮老师留留客人,或者帮老师整理文章,抄抄书。从老师的些许夸奖或者称赞中聊以自慰。
 
        是颜回不愿为官,或者不能为官吗?
 
        是颜回不愿享受人间富贵吗?
 
         2500年前的周王朝,正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当今中国,林林总总的诸侯国正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飘忽不定的大大小小的公司,弱肉强食,此消彼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乱世出英雄方显才干,沧海横流才知英雄本色。任何一个诸侯国为了自身的生存,无不求贤若渴。像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既当外交官,又做历史上儒商的代表人物,富甲一方,充分显示了学问的价值;也可以像子路一样做一个诸侯国的经纪人,尽职于国家,勇担责任,慷慨赴难,至死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论实力、论机会,颜回早已具备入仕踏入政坛的条件,他师出名门,同学三千,学问深厚,品德高尚。只要他出山,甚至有一点卷入政治的心情,许多Company都是抢着争着要他。如果他做官,工资一定高于老师手下那些入仕的同僚,一定不至于只活到四十一岁而英年夭折。他完全可以著书立说,参政议政,把老师传授的经典儒学直一步发扬光大。但是颜回还是一日三餐顿顿稀饭,营养不良,在饥寒交迫奄奄一息的病态中弹琴论道。颜回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让我们从颜回人生的历程一步一步来揭示他内心深处的魂灵。
 
                                                                   (1)
 
         颜回所处的时代,已是中国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权继续衰落,而且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春秋时鲁国为“三桓”执政(即鲁桓公后裔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国政),至鲁昭公、定公、哀公时,家臣势力兴起,家臣叛乱屡有发生。鲁昭公四年(公元前 538 年),叔孙氏家臣竖牛软禁并饿死了叔孙豹,设计杀害了叔孙豹的两个嫡子,拥立庶子叔孙诺。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季平子立,对家臣南蒯未加礼遇,南蒯便密谋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 (《左传·昭公十二年》)事泄,南蒯以费叛归齐。鲁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 505 年至前 501 年),季氏家臣阳虎专政,并把持了鲁国国政。
 
        阳虎之乱是鲁国家臣叛乱中持续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阳虎的权势凌驾于“三桓”之上长达三、四年。阳虎原本为孟孙氏庶支,后为季孙氏家臣,季平子时很受重用。季平子死,季孙斯(桓子)立,阳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在处理季平子葬礼上,阳虎与季孙氏另一家臣仲梁怀发生争执。阳虎要求以鲁国之宝玉“??”为季平子敛尸,仲梁怀却认为那是季平子在昭公逊国时,代国君行祭时所配,今定公已立,不能再用。阳虎便勾结费宰公山不狃,想联合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初时并不以为意,后因仲梁怀对其不敬重,才对阳虎说:“子行之乎!”阳虎起事,并囚季桓子与公父文伯(季桓子从父昆弟),驱逐了仲梁怀。冬十月,阳虎杀公何藐(季孙氏族人),与季桓子在稷门内设立盟誓,举行大规模诅咒,驱逐公父文伯与秦遄(季平子姑婿),彻底清除异己势力,完全控制了季氏家族。鲁定公八年(公元前 502 年),阳虎想灭掉“三桓”,让季寤代替季氏,让叔孙辄代替叔孙氏,自己代替孟孙氏。阳虎借冬祭的机会起事,事败,逃灌(今山东宁阳县北稍西)、阳关,据两地反叛。
 
        鲁国经“三桓专权”、“陪臣执国命”两个时期后,不仅使宫室衰败,鲁国旧日的贵族世家也大都衰落。鲁国的颜氏家族到颜路、颜回父子时,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及颜路的鲁卿大夫头衔外,便只有陋巷简朴的住宅及五十亩郭外之田,十亩郭内之圃了。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春秋时期,些许田产难以维持一个贵族家庭的生计,颜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

 
                                                              (2)
 

        颜回“年十三,人孔子之门”时,孔子聚徒讲学已达十三年之久。其声望远播于各诸侯国,其弟子子路、孟懿子、南宫敬叔等在鲁国已小有名气。
 
        颜回刚人孔门时,在弟子中年龄最小,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有人便觉得他有些愚。马?《绎史》引《冲波传》曰:“子路、颜回浴于洙水,见五色鸟,颜回问,子路曰:“荧荧之鸟。”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蓝鲸体育app官网 地址:湖南省耒阳市白沙路1号 邮编:421800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湘ICP备10202670号   湘公网安备 43048102000139号